春节特稿丨杨柳:春节记④——家谱

  • 首页
  • 博冠官网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博冠官网 > 新闻动态 > 春节特稿丨杨柳:春节记④——家谱

    春节特稿丨杨柳:春节记④——家谱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2:47    点击次数:73

    家谱

    文/杨柳

    杨通仕是村里的“老古董”。说是老古董,并不见得就最老,他才八十多岁,寨子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位,还有一位杨通渊,春上就满了百岁咧。

    说杨通仕是老古董,是因为他读过古书,幼时念私塾,成年后又教私塾,常年穿绸布褂,青面白底布鞋,说话总带“之乎者也”,手里永远是一把纸折扇,夏天打开扇凉,儒雅古典;冬天收拢,攥在手里,说话到要紧处时,扇柄朝人用力那么一顿,像句子下面划的着重符号。讲大道理的时候,必说“子曰:——”“子曰:——”。

    村人不大肯跟老古董亲近,担心农人的粗疏得罪了他。但老古董满肚子都是诗书,遇上有人家有红白喜事,写对联,或者给先亲写碑文、祭文,又或是婚丧嫁娶、抱养结义之类乡间重大仪式的文书,就会想到杨通仕。

    主家上门,恭敬延请,一杯茶喝过,诗文就流水般淌在纸上,或者石碑上,连草稿都不用打,韵律工整,辞章华丽,直看得侍立一旁的人目瞪口呆。那字也极端严圆和,是难得的好书法,更了不起的是,其间有些字,连大学毕业的老师都不认识。村人向外人述说杨通仕博学,功夫深,外乡人问:“有多深?”村人想了想,说:“他写的字,有些连大学生都不认得。”

    我疑心那“老古董”三个字,应该是“老古懂”,说他懂得很多,又德高望重。

    这么一个老古董,是一个寨子的宝贝,村里有许多贯穿古今的事情都由他来完成,除了题写碑文文书等,还有录族谱。

    草木烟火又一年。这一年里,一村人跟着四季和节气朝前赶,一切发展和变化,都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。老人留在土地上春种秋收,儿女们候鸟一样春去冬来;添丁进口,嫁娶生养;又或是哪家老人承受完了人世的辛劳,安然谢世;又或是哪家的儿子参了军,提了干,哪家的闺女考上了大学,眼看就要做城里人了。凡此种种,都得记录下来,让一个家族的记忆一直延续下去。



    TOP